刁民酸菜魚 VS 踏輕酸菜魚:小玉的味蕾大評比!
嗨嗨,大家好!小玉我又來了~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在瘋「酸菜魚」,說真的,我也超愛啦!所以我決定探訪市面上最火紅的「刁民酸菜魚」與「踏輕酸菜魚」,給大家一個最真實的試吃比較。
首先,踏輕的酸菜有一種獨特的清新,像是初春的微風,吃進嘴裡整個人都覺得舒暢。而魚肉的嫩滑更是令我驚艷,真的每一口都想再來一次!
而對於刁民呢,他家的酸菜魚味道偏濃郁,有種鄉村自家泡製的感覺,超有古早味!魚肉部分也很扎實,每一口都能嚐到滿滿的肉感。
不過說到口味選擇,刁民的選擇比較多一些,每一次去都可以試試不同的口味,真的是適合喜歡嘗鮮的我~
什麼是酸菜魚?
酸菜魚這道料理不只有滑嫩的魚肉,那獨有的酸辣湯頭更是一絕!
這道魚真的是來自於重慶!起源於渝派川菜,滋味獨特,有點微辣但卻又不會覺得膩。每一口都讓人忍不住再來一口!
一般人要還原這道菜,流程是真的複雜,想要做出這樣的美味,光是食材的選擇就非常複雜!
鮮魚:選擇草魚的中段最佳,因為那裡的肉質多而且刺少,而且過油之後再烹煮會更嫩滑。
酸菜:四川的大罈醃酸菜最具特色,但其實用臺灣的客家酸菜也能煮出濃厚的風味!
湯頭:要選用風味醇厚的高湯,這樣湯頭和食材的味道才會和諧。
這些步驟小玉我看的頭都暈了,所以直接買成品回來簡單料理一下就好啦
接下來就由我來比較目前市面上各自雄踞山頭的「刁民酸菜魚」與「踏輕酸菜魚」,來比較兩家各自的特色,各位看官可以根據你的喜好選擇就對了!
但如果小玉要挑一家的話...嘻嘻,那就要看我的完整評比囉!趕緊繼續看下去吧~
踏輕酸菜魚試吃報告
踏輕酸菜魚方便的地方就是可以直接買回家,自己烹飪,尤其小玉家裡有一個老媽在,交給他就對了,原本小玉對於酸辣的東西就比較愛好,也是抱著嘗試的心情來試試!
踏輕酸菜魚的湯底特色
首先,那自家製的酸菜湯底真的讓人驚艷!一開始喝,有點點的酸味,然後辣味就跟著上來,還有那麻麻的感覺喔!嘻嘻,不過論油和鹹的部分就不太明顯啦,所以完全不會覺得膩口。我以前吃過的酸湯、酸菜魚比起來,這家真的是更耐吃!💕
尤其它們的酸菜完全不用添加物醃製喔,只有用鹽,超級天然的啦!而且喝起來的酸味超級溫和,還能品嚐到那原始的芥菜鮮甜,超級無敵好喝!💕
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太重的酸、辣、鹹、油的口感,但踏輕酸菜魚的調味真的剛剛好,對我來說超級好吃!
踏輕酸菜魚的魚肉鮮度
再來說說魚肉~是有帶皮的那種喔!魚肉超滑、皮有點Q,每一口都能品嚐到魚的鮮甜。而且魚肉真的好多好多,份量超足,兩人分享剛剛好,價格還很可愛喔!
再來是他們用邱家兄弟生態養殖的鱸魚熬煮的湯,口感真的有深度、有層次,讓我真的是一口接一口,停不下來!
那魚肉部分,他們用的是脆口的烏鱧魚片,而且喔,他們不用裹粉、也不用粉漿去增加重量,超級實在的!
那白肉的部分真的像我喜歡的酸菜白肉鍋,嫩嫩的,再配上那又酸又辣的湯汁,完美啊!尤其可以聞到一絲的桂花香,我都快醉了~~~
踏輕酸菜魚的門市位置
★遠東百貨-信義A13店★
📍地址: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
📍營業時間:平日11:00-21:30/假日:11:00-22:00
購物網站:
https://donzdonz.com/COMPLEX/HAIBAO
刁民酸菜魚試吃報告
前幾天我跟姐妹淘去了超夯的「刁民酸菜魚崇德店」,妳知道嗎,人超多的啦!我們選擇了下午三點多去,但竟然還是等了一個多小時,差點讓我和姐妹們累壞了,接近五點才進去喔!
店家是兩層樓的獨楝建築,裝潢風格超級有特色!牆上寫的「不當愚民當刁民」和「刁民我驕傲」真的好有個性,感覺很潮很年輕!
當我們坐下來,座位真的很寬敞舒適,我們就坐在二樓。
我們這次點的是秘罈酸菜魚(中盛),真的,當魚端上桌,那個盤子超級美,白底藍字,我馬上拍了好多照!
不過我個人不太喜歡油條,所以幾乎都挑掉了!
刁民酸菜魚的湯底特色
那個香濃的龍骨高湯底,搭配上滑溜溜的豬五花,還有我最愛的寬冬粉和木耳、金針菇呢!而且魚片川燙得恰到好處,軟嫩得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片。最後,那一淋的刁民特有的花椒油,瞬間讓整個鍋物的味道飛起來!真的是太迷人了啦!✨🍲
刁民酸菜魚的魚肉鮮度
魚片吃起來真的Q彈又滑嫩,還有魚皮的膠質,酸度也剛剛好。不過我們還加了一些其他配料,像豬肉片、金針菇等,這樣才有吃鍋的感覺。
踏輕酸菜魚與刁民酸菜魚的終極結論評比
踏輕酸菜魚 |
刁民酸菜魚 |
|
湯底口感 |
邱家兄弟生態養殖(鱸魚骨) 的鱸魚全魚骨長時間熬煮 湯色濃白微稠 天然骨膠入湯,濃郁滑順 |
龍骨湯頭(豬骨) |
酸菜來源 |
新鮮芥菜產地直送 保證純鹽醃酸菜 色澤偏暗綠色,不加黃色素 |
以老罈鹽醃酸菜為主 |
魚肉部位 |
正統脆口烏鱧魚片450g 約3~4人份,烏鱧魚片 不裹粉,不用粉漿 去騙重量,堅持不偷斤減兩 |
烏鱧魚片 |
配方工法 |
由乙級廚師30年經驗搭配 天然乾燥桂花、雞心椒、 藤椒、青紅花椒 、調配最佳口感佐料 |
四川風味為基底進行改良 加入龍骨高湯及豬五花、寬粉、木耳金針菇、魚片及花椒油 |
踏輕與刁民的酸菜魚,每家都有其獨特之處和風味。踏輕的湯底口感細緻且醇厚,配合其特有的酸菜來源,使得每一口都有著深厚的味蕾體驗。
而刁民的魚肉部位和配方工法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使得湯底、魚肉和酸菜完美結合。
不過,在多方面的比較後,個人覺得踏輕酸菜魚略勝一籌,不僅在口感上更為協調,連整體的食材搭配也更具巧思。當然,選擇哪一家還是取決於個人的口味喜好,但踏輕酸菜魚確實值得一試。
新莊踏青酸菜魚推薦身處於這繁忙的時代,我們常常渴望找到那份源自記憶深處的味覺慰藉。踏輕酸菜魚,正是這種慰藉的完美詮釋。它將酸菜的開胃與新鮮魚肉的嫩滑結合,為我們呈現一道既具有傳統風味又帶有現代創意的料理。
當你品嚐踏輕酸菜魚的每一口,都能感受到那濃厚的魚湯和酸菜帶來的獨特酸香,仿佛置身於一場味蕾的盛宴。這不僅僅是一道菜,而是一段故事,一份記憶,一次與家人朋友的共聚時光。刁民酸菜魚VS踏青酸菜魚
踏輕以其獨特的烹飪手法和精選食材,確保了每一位消費者都能享受到這道料理的最佳品質。而它為忙碌的都市人提供的便捷與效率,更讓這美味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,無需花費過多時間便能品呚家的味道。蘆洲酸菜魚推薦
結語,踏輕酸菜魚不只是味蕾上的盛宴,更是心靈的慰藉。在這充滿變動的都市節奏中,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停下來的理由,讓我們與摯愛的人共同分享這份獨特的美味,並回味那些美好的回憶。讓踏輕酸菜魚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道亮麗風景,帶給你無盡的幸福與滿足。彰化踏輕酸菜魚推薦
前段時間,我要陪妻子到長沙去護理88歲高齡的岳母,要在長沙住4個月,趁此機會,我打算把郴州的老房子按現在流行的風格重新裝修一下。 給我家做裝修的是一對小夫妻,男的叫小吳,我把他倆領進老房子,指出要留下來的東西是哪些,請他們集中起來并保留,哪些是不要的請他們搬走自行處理。我向小吳提出裝修要求后,留下了四箱礦泉水,六萬元的預付款,一枚鎖片和自己的手機號碼。我告訴小吳,如果有問題就給我打電話,只要提前兩天通知我,我會及時趕回來的。妻子和鄰居對我這種做法表示不解,有人私下對我說,對裝修工人不能太相信了,妻子也要我時不時從長沙回家到現場監督,不然裝修工人稍微動點手腳,吃虧的是我們。 我的一些同事家里裝修時,常跑到施工現場盯著。盡管如此,還是問題不斷,牢騷滿腹。看到他們為裝修疲憊不堪的樣子,我考慮再三,決定“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”。 過了一段時間,小吳打電話給我,說地面、墻面的泥工活快做完了,水電油漆的活也快了,要我回來看看,準備驗收。我回到家發現,小吳兩口子把地面打掃得干干凈凈,我要留下的東西他們用我打算丟掉的床單遮蓋著。鄰居也來我家參觀,羨慕地說:“你真是懶人有懶福,從沒看到你盯著監督,家里裝修卻干得這么好。” 我用手摸了摸墻磚,墻面光滑、平整,線條橫平豎直,墻體棱角分明,我很滿意。小吳指著墻邊角的地板磚說:“大伯,這塊磚在搬進來時有一邊就有明顯的磕碰,我把它挪到這里,在貼踢腳線時就遮住了,很美觀。”小吳又走到廁所的拐角處,只見離地面十幾厘米的燈自動亮了,他解釋說:“大伯,我考慮到你們都上年紀了,晚上會起夜,上廁所走到這里燈就會自動照明,這燈功率只2瓦,還會自動熄滅,不費電,是你原來沒有要求的,我看這花錢不多又很方便,就自作主張安裝了。” 我為小吳的細心周到所感動,鄰居也說我運氣好,遇到了這么好的裝修工人。小吳笑笑說:“大伯這么信任我,如果我干得不好就對不起大伯了。” 信任是一種尊重,我對小吳的信任激發了他的干勁和責任心。如果人們能夠互相之間多些信任,我們的生活不是會更完美和諧嗎? >>>更多美文:人生感悟
母親站立的姿勢 總在傍晚隨清瘦的炊煙 一道升起 長長的 喚歸聲中 那久違的乳名 便在老家的晚風中柔柔地 飄著 飄著 鄉音 如同老家漫山遍野 朝向太陽環護村莊的 綠果刺 扎痛 我的一生 >>>更多美文:自創詩
相機、背包,說走就走的旅行;相約、獨行,想走就走的外出。濯水古鎮,一個可以免費發呆的地方。 后河古戲、風雨廊橋、阿蓬江濕地的白鶴;青磚黑瓦、石板老街,土家阿妹的油紙傘。加上我,悠然散漫步濯水,放松下來,把心情安放在這個寧靜而古樸的小鎮,和著麻糖叮叮當當的敲打叫賣聲,老家的感覺似乎觸手可及。 我一直覺得風景與美食便是呼喚我們行走的理由,好的風情,飽眼福,令人感動、興奮了大腦,而食之有味的美食,愉悅味蕾、舒緩情緒、凈化心靈。在享受美食的時候,生活中那些擾人的思緒每每都會被平復下來,令人忘卻原本的起伏不定,感受幸福的滋味。 如果你是一名食客,走到一處,都需要靜下來,聽聽當地人的講說。濯水的美食,至今保留著太多原始的粗糙感,無論是刀工、裝盤、還是味道。取名也土,“五腰臺”“三腰臺”“九盤十大碗”“五品四襯”,全是口水話。而“吃刨湯”的說法,更是土家人殺年豬時對于熱鬧場景的直接描述,來源于生活,大俗大雅、幽默直接,可以看出濯水的菜,自成一派,與川渝一帶江湖上的其它菜系也就少了很多瓜葛。 聽老人們說,“五腰臺”,就是吃一頓飯要五上五下,喝開胃油茶湯、吃涼菜、喝酒熱菜……五個場次下來,需半天功夫,有四十余道菜。“三腰臺”,要求三上三下,主輔菜有二十余道。“九盤十大碗”,講究九個盤子,中間一個大品碗,“五品四襯”,則是五個品碗四個盤子盛裝九道不同菜品,每一道菜都有要求,上菜排位也頗為講究。以致于后來說講排場都用“腰不倒臺”來形容了,這些菜品也講色香味型營養,蔬菜都留有一席之地,比如胡蘿卜,后來菜品江湖上的“沒有胡蘿卜都成不了席”就出自于此,老人們的描述很有場面感,可見其曾經關于吃飯這件事在小鎮是何等講究。 阿蓬江在麒麟蓋與五福嶺之間穿行,與蒲花河在小鎮相遇,似久別的情人。阿蓬江屬于這大山的男子,穿越千山,倒流800里,蒲花河蜿蜒含蓄似柔情女子,輕盈而美麗,他們的相逢造就了兩江兩山濯河兩壩。當地人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食物也必然多樣:山民們煙熏火燎,有了臘肉飄香;河里人打漁摸蝦,河鮮與水的味道,撲面而來。而鄉下的人們,千百年來,更是在“腌”“鲊”上下足了功夫,“腌”、“鲊”本用于食物保存,結果讓食材有了酸香可口的獨特味道。 有菜還得有酒,60度的泉孔酒,土家人稱“苞谷燒”,像山民一樣烈的個性鮮明,用此酒作為攔門酒,一碗下肚,放倒無數人,這氣勢。 吃飯喝酒,再平凡不過的事情,卻是生活最真實的寫照,油鼓、酸魚、茴香炸貨、香草芭、馬打滾、綠豆粉這些小吃則是當地人正餐之外的補充。老街上的阿婆的年紀好象被凝固了一樣,幾十年一直在街邊做這些簡單的小吃,忠誠的保持著老街的味道。 老街從一路風雨中走來,當風景與美食相逢,便在這里生根,發芽,沉淀積累,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們,感受美食,輕撫蒲花河,泛舟阿蓬江,好想遇見你。 >>>更多美文:空間美文
FISF1515CEFE15EWFEF